一、文档基本信息
- 来源:GS1-Conformant Resolver Standard
- 版本:1.1.0
- 日期:2025 年 2 月
- 核心目的:定义将 GS1 识别键解析到一个或多个相关信息及服务源的规范,基于现有 Web 技术(如 HTTP、URI)实现跨行业、跨系统的信息互通。
二、核心功能:GS1 识别键的解析逻辑
GS1 兼容解析器的核心是将 GS1 数字链接 URI(包含 GS1 识别键)关联到相关在线资源(如产品信息页、说明书等),其核心功能包括以下关键环节:
1. 支持的 GS1 标识符
- 解析器无需支持所有 GS1 主识别键(如 GTIN、GLN 等),但对所支持的主识别键,必须完全支持其所有 “键限定符”(如 GTIN 的批次、序列号等)。
- 主识别键及键限定符需符合 GS1 通用规范,解析器需在 “解析器描述文件” 中声明所支持的主识别键。
2. 核心处理流程(规范性要求)
(1)解压(Decompression)
- 若输入的 GS1 数字链接 URI 是压缩格式,解析器必须先解压(压缩不影响域名,解压后需与原未压缩 URI 功能一致)。
- 重定向到其他解析器时,应优先使用未压缩 URI。
(2)验证(Validation)
- 基础验证(必须执行):检查 URI 结构是否合法(如 scheme://domain/… 格式)、GS1 应用标识符(AI)是否符合规则(2-4 位数字、数据长度匹配等)、是否存在重复 AI 且值一致等。
- 深度验证(可选):检查 AI 是否为已知类型、强制 AI 组合是否合法、外部编码(如国家代码)是否有效等。
- 错误处理:URI 无效时返回 400 错误(附带诊断信息);URI 有效但无相关信息时返回 404 错误,且不得用 200 状态码表示错误。
(3)提供链接(核心功能)
- 解析器需为识别的实体(如产品、位置)提供关联资源的链接,包括:
- 至少一个 “默认链接”(gs1:defaultLink),用于无特定请求时的重定向;
- 支持 “多默认链接”(gs1:defaultLinkMulti),可根据请求头(如语言偏好)动态选择重定向目标。
- 链接需包含3 个强制属性:目标 URL、链接关系类型(如 gs1:pip 表示产品信息页)、人类可读标题;可选属性包括语言(BCP47 标准)、媒体类型(如 text/html)、上下文(如地区、用途)等。
三、关键机制:链接属性与解析规则
1. 链接属性详解
- 目标 URL:必须提供,建议直接指向实体相关资源(而非首页),支持 URI 模板(RFC6570)动态生成(如用批次号替换模板变量)。
- 链接关系类型:需使用 GS1 Web 词汇表(如 gs1:allergenInfo 表示过敏原信息),或自定义 URI(但会降低互操作性)。
- 默认链接规则:每个实体必须有且仅有一个默认链接,无特定请求时重定向至此;多默认链接可结合请求头(如 Accept-Language)选择最优目标。
2. 解析与重定向逻辑
- 请求类型:
- 简单请求:重定向到默认链接;
- 特定链接类型请求(如 linkType=gs1:nutritionalInfo):存在则重定向,不存在返回 404;
- 链接集请求(linkType=linkset 或 Accept=application/linkset+json):返回所有关联链接(按 RFC9264 标准)。
- GTIN 层级与继承规则:
四、解析器描述文件
- 作用:声明解析器能力,提升互操作性,必须位于 /.well-known/gs1resolver(符合 RFC8615)。
- 必含内容:
- 解析器根路径(resolverRoot);
- 支持的主识别键(如 [“01″(GTIN), “414”(GLN)]);
- 可选内容:名称、支持的链接类型命名空间、默认链接是否可为链接集、联系信息等。
五、一致性要求(必须遵守)
- 支持 HTTP 1.1+(GET/HEAD/OPTIONS)、HTTPS(RFC2818)、CORS;
- 能解压压缩的 GS1 数字链接 URI;
- 对无效 URI 返回 400,对有效但无信息的 URI 返回 404;
- 响应链接集请求时,需包含所有层级关联的链接;
- 链接必须包含目标 URL、链接类型、标题,默认链接不得有可选属性;
- 必须提供解析器描述文件,声明支持的主识别键。
六、版本变更(1.1.0 vs 1.0.0)
- 放松对模板 URL 方法的限制,允许任意方式实现动态目标 URL;
- 增加对 ISO/IEC 18975(HTTP 上的标识符编码与解析)的规范性引用;
- 移除解压时需在 HTTP 头中包含未压缩 URI 的要求(因 RFC9264 链接集标准更新)。
总结
该标准通过规范 GS1 识别键的解析逻辑,实现了实体(如产品)与在线资源的标准化关联,支持零售、医疗、物流等多行业的信息互通。核心在于通过统一的链接属性、层级继承规则和解析机制,确保不同解析器间的互操作性,同时保留企业根据需求定制的灵活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