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S1 Digital Link 是为品牌方打造的标准化条码 “网页化” 解决方案,通过为 2D 可视数据载体(如 QR 码、Data Matrix)或非可视载体(如 NFC、RFID)提供统一数据编码结构,实现 “单一条码连接物理产品与数字服务”;其核心价值包括为消费者提供成分 / 过敏原信息等增强内容、减少单一产品多标签的复杂性与成本、依托唯一标识强化产品防伪与全链路追踪、优化企业间数据共享以简化召回管理等;品牌方落地需完成三步核心动作:创建基于 GS1 标识(如 GTIN)的数字标识符、选择适配的数据载体并应用于产品包装、为消费者(扫码获取详情 / 促销等)与零售商(POS 扫码查召回 / 过期等)优化数字体验,最终助力品牌提升消费者粘性与供应链效率。
一、GS1 Digital Link 基础信息
| 项目 | 关键内容 |
|---|---|
| 定位 | 专为品牌方设计的条码 “网页化” 解决方案,实现物理产品与数字服务的标准化连接 |
| 核心机制 | 提供统一、标准化的数据编码结构,嵌入 2D 可视或非可视数据载体,使条码具备 “网页交互能力” |
| 适配数据载体类型 | – 2D 可视载体:QR 码、Data Matrix(适用于消费者直接扫码场景)- 非可视载体:NFC、RFID(支持非直接扫描场景)- 支持多载体组合使用 |
| 核心技术支撑 | 基于GS1 标识系统(如 GTIN)构建数字身份,确保数据兼容性与统一性 |
二、GS1 Digital Link 为品牌方带来的核心价值
1. 提升消费者体验与粘性
- 提供增强型产品内容:消费者扫码可获取详细成分、过敏原信息、产品使用提示、关联产品推荐等,满足对 “深度产品信息” 的需求;
- 简化交互流程:无需多个标签 / 码,单一条码即可承载多类信息,降低消费者获取信息的复杂度。
2. 优化品牌运营效率
- 降低管理成本:减少单一产品包装上 “多标签 / 多码” 的设计、印刷与管理成本,简化运营流程;
- 强化产品防伪与追踪:依托唯一数字标识符,实现产品从 “生产环节到消费者购买” 的全链路追踪,更易验证产品真实性。
3. 改善供应链与 B2B 协作
- 优化数据共享:通过标准化编码结构,提升企业间(如品牌方与零售商)数据共享效率;
- 简化关键业务流程:支持召回管理简化(快速定位受影响产品)、产品过期自动调价(基于条码关联的有效期数据)等场景,减少人工干预。

三、GS1 Digital Link 工作流程
- 数据载体编码:品牌方将标准化数据(基于 GS1 Digital Link 结构)嵌入选定的数据载体(如 QR 码);
- 用户扫码触发:
- 消费者:用智能手机扫描 2D 载体(如 QR 码),跳转至云端的 “智能产品标识”;
- 零售商:在销售点(POS)扫描同一载体,触发系统对产品信息的校验;
- 定向提供服务:
- 消费者:基于智能产品标识,获取数字内容(如成分详情、促销活动、常见问题);
- 零售商:系统自动提醒产品是否存在召回、过期、伪造等问题,同时支持库存管理与安全手册调取。

四、品牌方落地 GS1 Digital Link 的三步核心流程
| 步骤 | 具体操作 | 关键要求 |
|---|---|---|
| Step 1:创建数字标识符 | 1. 确定需优先应用的产品清单;2. 为每个产品创建数字标识符,需基于GS1 标识系统(如 GTIN);3. 将 GTIN、SKU 级标识、单品级序列化标识映射为 “GS1 Digital Link 语法结构的数字身份” | 必须遵循 GS1 标识标准,确保数字身份的统一性与兼容性 |
| Step 2:选择并应用数据载体 | 1. 根据使用场景选择适配的数据载体(消费者交互选 2D 可视载体,非直接扫描选 NFC/RFID);2. 将载体印刷或嵌入产品 / 包装;3. 支持多载体组合使用(如同时用 QR 码与 NFC) | 载体选择需匹配实际场景(如消费者场景优先选 QR 码),支持灵活组合 |
| Step 3:优化数字体验 | 1. 消费者端:配置扫码后可访问的内容(详细产品信息、促销活动、可持续性数据、常见问题等);2. 零售商端:配置 POS 扫码触发的功能(召回提醒、过期提示、防伪校验、库存管理数据、安全手册调取) | 需同时覆盖 “消费者体验增强” 与 “零售商运营效率提升” 两大目标 |
关键问题
问题 1:GS1 Digital Link 作为品牌方的条码解决方案,其 “标准化” 体现在哪些方面?这种标准化对品牌方有什么实际价值?
答案
- 标准化体现:① 数据编码结构标准化,遵循统一的 GS1 Digital Link 语法,确保不同载体(QR 码、NFC 等)的数据格式一致;② 数字标识符基于 GS1 标识系统(如 GTIN)创建,保障跨企业、跨场景的兼容性;③ 交互逻辑标准化,消费者与零售商扫码后的数据调用规则统一,无需适配不同编码格式。
- 实际价值:① 降低技术适配成本,品牌方无需为不同载体或合作方开发专属编码方案;② 提升数据共享效率,与零售商、供应链伙伴的数据交互更顺畅,如快速同步产品召回信息;③ 增强消费者信任,标准化的信息呈现方式让消费者更易识别与获取真实信息,减少对 “非标准码” 的疑虑。
问题 2:品牌方落地 GS1 Digital Link 需完成三步核心流程,其中 “创建数字标识符” 是第一步,这一步的关键操作和技术要求是什么?为什么必须基于 GS1 标识系统(如 GTIN)?
答案
- 关键操作:① 先确定优先应用 Digital Link 的产品清单(如高关注度、高防伪需求的产品);② 为每个选定产品创建数字标识符,需将产品的 GTIN、SKU 级标识或单品级序列化标识,映射为符合 “GS1 Digital Link 语法结构” 的数字身份。
- 技术要求:数字标识符必须严格遵循 GS1 标识系统规范,不可使用自定义标识格式。
- 基于 GS1 标识系统的原因:① GTIN 等 GS1 标识是全球通用的产品身份标识,确保品牌方的数字标识符能被全球范围内的零售商、供应链伙伴识别,避免 “区域性不兼容” 问题;② GS1 标识自带产品的基础属性信息(如品牌、规格),为数字身份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,减少额外数据录入工作;③ 依托 GS1 标识的唯一性,可实现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路追踪,满足防伪、召回等核心需求。
问题 3:GS1 Digital Link 如何同时满足消费者和零售商的需求?请结合具体场景说明两者的不同体验与价值。
答案
- 消费者端:① 体验:用智能手机扫描产品上的 2D 载体(如 QR 码),可直接获取详细成分、过敏原信息、产品使用技巧、关联产品推荐,还能参与品牌促销活动或查看可持续性数据;② 价值:无需依赖包装上有限的印刷空间,快速获取深度信息,提升对产品的了解与信任,同时简化与品牌的交互流程(如无需搜索官网即可查常见问题)。
- 零售商端:① 体验:在 POS 扫描同一载体时,系统会自动校验并提醒产品是否存在召回风险、是否已过期或是否为伪造品,后台还能同步调取产品安全手册、优化库存管理(如自动更新库存数量);② 价值:减少人工校验产品状态的时间成本,降低 “售卖问题产品” 的风险,同时通过自动获取产品详情(如安全手册)提升运营效率,优化与品牌方的协作(如快速响应召回)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