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供应链物流标签设计、编码及追溯管理中,GS1 标准是全球通用的核心规范。其中 AI (02)(内含贸易项目 GTIN)、AI (00)(SSCC 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)、AI (37)(内含贸易项目数量)的关联使用,直接影响标签合规性与供应链数据流转效率。本文基于 GS1 官方权威文档,拆解三者的强制关联规则、实际应用场景及常见误区,为物流标签设计、开发及验证人员提供可直接落地的操作指南。
一、核心强制关联规则(GS1 官方必守要求)
GS1 在《物流标签指南 2019》第 4 章 “贸易项目信息” 中明确规定:AI (02)(内含贸易项目的 GTIN 标识)仅能与 AI (00)(SSCC)和 AI (37)(数量)组合使用,三者必须同时存在,缺少任一均不符合 GS1 标准。
这一规则的核心目的是确保物流单元信息的完整性 —— 供应链各环节(仓储、运输、零售)通过这三个 AI,可快速获取 “物流单元唯一标识 + 内含商品 + 商品数量” 的关键数据,避免追溯断层。
二、三大 AI 核心定义与标准规范
| AI 代码 | 全称 | 数据含义 | 供应链核心作用 | 标准格式(必守)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00 | Serial Shipping Container Code | 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(SSCC) | 物流单元的 “全球唯一身份证”,用于跨仓库、跨承运商、跨地区的全程追踪(如托盘、整箱货物) | 2 位 AI 码 + 18 位数据(N2+N18) |
| 02 | GTIN of Contained Trade Items | 内含贸易项目 GTIN | 明确物流单元内装的具体商品(如单箱饮料、单盒食品的 GTIN),关联商品基础信息 | 2 位 AI 码 + 14 位 GTIN(N2+N14) |
| 37 | Count of Contained Trade Items | 内含贸易项目数量 | 标注 AI (02) 对应商品的具体数量(如 “1 托盘含 50 箱”“1 箱含 24 盒”),支撑库存核算与订单校验 | 2 位 AI 码 + 最多 8 位数字(N2+N..8) |
关键说明:
- AI (00) 的 18 位数据包含:3 位 GS1 前缀(企业所属地区)、4 位厂商识别码、9 位序列号、1 位校验位;
- AI (02) 的 14 位 GTIN 需与商品最小销售单元或包装单元的 GTIN 一致,确保商品信息精准关联;
- AI (37) 的数量需为整数,仅支持数字,不允许字母或特殊字符。
三、关联规则深度解读:为什么必须三者结合?
1. 供应链数据完整性逻辑
三者的关联本质是解决三个核心问题:
- 谁的货?(AI (00) SSCC:唯一标识物流单元归属与流转轨迹)
- 是什么货?(AI (02) GTIN:明确单元内商品的具体型号、规格)
- 有多少货?(AI (37) 数量:统计单元内商品数量,支撑收发存管理)
缺少任一 AI 都会导致数据断层:
- 缺 AI (00):物流单元无唯一标识,无法跨环节追踪,易出现丢货、错货;
- 缺 AI (02):仅知单元数量,不知具体商品,无法匹配订单与库存;
- 缺 AI (37):仅知商品类型,不知数量,影响入库清点、出库复核效率。
2. 编码灵活性:可同一条码或多条码拆分
很多从业者误以为三者必须编码在同一条码中,实则 GS1 标准允许灵活设计,核心要求是 “标签整体包含三者”:
(1)同一条码共编(适用于小标签场景)
当标签空间有限(如 A6 规格的产品包装箱标签),可将三者编码在同一个 GS1-128 条码中,示例:(00)006141411234567890(02)06400001111196(37)36
- 解析:SSCC 为 006141411234567890,内含商品 GTIN 为 06400001111196,数量为 36 件。
(2)多条码拆分编码(适用于大标签场景)
当标签包含更多数据(如托盘标签需标注生产日期、有效期),可拆分编码:
- 条码 1:仅编码 AI (00)(如
(00)006141411234567890),按 GS1 要求必须位于标签底部最下方; - 条码 2:编码 AI (02) 与 AI (37)(如
(02)06400001111196(37)36),可与其他 AI(如生产日期 AI (15))组合; - 要求:标签整体需通过条码或人类可读文本(HRI)完整呈现三者信息。
四、GS1 官方实战案例解析
以《GS1 Logistic Label Guideline 2019》第 10 章官方案例(含贸易项目信息的托盘标签)为例,看三者的实际应用:
案例标签核心信息
| 信息类型 | 具体内容 | 标签位置 |
|---|---|---|
| 人类可读文本(HRI) | SSCC:00614141 1234567890、内含商品 GTIN:00614141000418、数量:20 件 | 标签中部(方便人工核对) |
| 贸易项目条码 | (02)00614141000418(15)210228(10)451214(37)20(含 AI (02)、AI (37)) | 标签底部左侧(辅助条码) |
| SSCC 独立条码 | (00)006141411234567890 | 标签底部最下方(主条码) |
案例关键结论
- 该标签未将三者编码在同一条码中,但通过 “独立 SSCC 条码 + 贸易项目条码 + HRI 文本” 完整包含了 AI (00)、AI (02)、AI (37),完全符合 GS1 强制规则;
- 实际应用中,只要标签整体覆盖三者,即可通过合规性验证,无需局限于单一条码。

五、常见编码误区与正确做法(避坑指南)
| 常见误区 | 错误后果 | 正确做法(依据 GS1 标准) |
|---|---|---|
| AI (02) 单独使用,仅标注商品 GTIN | 标签不合规,无法通过供应链追溯系统验证 | 必须同时添加 AI (00) SSCC 和 AI (37) 数量,三者缺一不可 |
| 仅组合 AI (02) 与 AI (00),省略 AI (37) | 无法统计单元内商品数量,影响库存管理 | 补充 AI (37) 数量信息,确保数据完整性 |
| 三者必须编码在同一条码中 | 标签设计受限,多数据场景下易导致条码过长 | 允许拆分编码:AI (00) 单独编码在底部最下方条码,AI (02) 与 AI (37) 可组合在其他条码中 |
| AI (00) 条码未放在标签底部最下方 | 违反 GS1 标签布局规则,合规性验证失败 | 严格按照《物流标签指南 2019》[6-13] 规则,将 SSCC 条码置于标签底部最下方 |
| 验证工具提示 “Error: Required AIs for AI (37) are not satisfied: 00” | 条码验证不通过,无法入库或流转 | 检查标签是否包含 AI (00) SSCC(可能未编码或位置错误),确保标签整体覆盖三者 |
七、合规性验证与实施建议
1. 合规性验证工具
- 官方工具:GS1 Barcode Verification Tool(支持 GS1-128 条码规则校验);
- 第三方工具:Zebra Designer、NiceLabel(内置 GS1 标准模板,编码后自动校验);
- 验证重点:是否包含 AI (00)、AI (02)、AI (37),AI 格式是否正确,SSCC 条码位置是否合规。
2. 实施注意事项
- 企业需先申请 GS1 厂商识别码(用于生成 SSCC 和 GTIN);
- 标签设计时,人类可读文本(HRI)需与条码数据一致,方便人工核对;
- 多 SKU 混装的物流单元,需按不同 SKU 分别标注 AI (02)(对应 GTIN)和 AI (37)(对应数量)。
八、参考标准清单
- 《GS1 Logistic Label Guideline 2019(Release 1.3)》第 4.2 节 [4-5] 规则(AI 组合强制要求);
- 《GS1 Logistic Label Guideline 2019(Release 1.3)》第 6.3 节 [6-13] 规则(SSCC 条码位置要求);
- GS1 General Specifications(GENSPECS)4.14.2 章节(AI 关联规则通用规范)。
总结
GS1 物流标签中 AI (00)、AI (02)、AI (37) 的强制关联,是保障供应链数据完整性与追溯性的核心要求。实际应用中,需把握 “三者必须同时存在、SSCC 条码位置合规、编码格式正确” 三大核心,可根据标签空间灵活选择同一条码共编或多条码拆分编码。遵循本文指南,可确保物流标签符合 GS1 标准,实现跨环节高效流转与精准追溯。



